艾滋病早期表现为发热、乏力、淋巴结肿大,进展期可能出现持续腹泻、体重下降,终末期可合并严重感染或肿瘤。
1、早期表现:感染后2-4周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,包括发热、咽痛、皮疹等,此时病毒载量高但抗体检测可能阴性。
2、进展期症状:随着免疫系统受损,会出现持续发热、夜间盗汗、慢性腹泻,以及口腔白斑等机会性感染征兆。
3、终末期表现:CD4细胞计数低于200时,可能发生卡波西肉瘤、肺孢子菌肺炎等严重并发症。
4、疾病预后: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平均存活期约3年,规范抗病毒治疗可使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水平。
艾滋病已成为可控的慢性病,关键在早筛查早治疗,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免疫指标。
艾滋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,但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病情。治疗方法主要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、免疫调节治疗、并发症管理和定期监测。
1、抗病毒治疗: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能抑制病毒复制,延缓疾病进展,常用药物包括拉米夫定、替诺福韦和多替拉韦。
2、免疫调节:通过药物改善免疫功能,减少机会性感染风险,常用药物有白细胞介素-2和干扰素。
3、并发症管理:针对艾滋病相关并发症进行治疗,如卡波西肉瘤和结核病等。
4、定期监测: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,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。
艾滋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均衡饮食,适度运动,避免感染,并严格遵医嘱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