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癌早期切除后复发转移概率较低,实际概率与肿瘤分期、病理分级、手术方式、术后随访等因素相关。
1、肿瘤分期T1期肿瘤复发转移概率显著低于T2期,肿瘤浸润深度是重要预测指标。
2、病理分级低级别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好,肉瘤样分化或集合管癌等特殊类型复发风险较高。
3、手术方式根治性肾切除术较部分切除术更彻底,但保留肾单位手术在特定病例中复发率可控。
4、术后管理规律影像学复查可早期发现复发,靶向药物辅助治疗能降低高危患者转移风险。
术后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,避免肾毒性药物,每3-6个月进行胸部CT和腹部超声检查。
肾癌部分切除可能出现术后出血、肾功能减退、肿瘤复发、尿瘘等不利因素。
1、术后出血手术创面渗血或血管结扎不彻底可能导致出血,严重时需二次手术止血,术后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变化。
2、肾功能减退保留肾单位虽优于全切,但残余肾组织可能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滤过功能下降,需定期监测肌酐清除率。
3、肿瘤复发切缘阳性或微卫星病灶残留可能引起局部复发,术后需每3-6个月进行增强CT随访,必要时辅助靶向治疗。
4、尿瘘形成集合系统缝合处愈合不良可导致尿液外渗,多数可通过留置双J管保守治疗,持续漏尿需介入栓塞处理。
术后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.8克以内,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肾脏撕裂,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影像学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