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癌早期疼痛多发生于四肢长骨(如股骨、胫骨)或骨盆,可能伴随局部肿胀、病理性骨折。早期症状主要有夜间痛加重、不明原因骨痛、关节活动受限、体重下降。
1、夜间痛加重静息状态下疼痛明显,可能与肿瘤压迫神经或骨质破坏有关,需通过X线或MRI确诊。
2、不明原因骨痛持续钝痛且与运动无关,普通止痛药效果差,需排查碱性磷酸酶等肿瘤标志物。
3、关节活动受限肿瘤侵犯关节周围组织导致,可能伴有关节积液,需与关节炎鉴别。
4、体重下降非刻意减重情况下体重减轻,可能伴随贫血、低热等全身症状。
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骨科或肿瘤科,避免剧烈运动,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机体抵抗力。
骨癌晚期临终前的征兆主要有剧烈骨痛、病理性骨折、恶病质、多器官功能衰竭。
1、剧烈骨痛肿瘤广泛破坏骨组织并侵犯神经,疼痛呈持续性且镇痛药难以缓解,可能与肿瘤分泌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有关。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吗啡缓释片、芬太尼透皮贴剂、帕米膦酸二钠等药物。
2、病理性骨折骨质被肿瘤侵蚀后承重能力下降,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,常见于股骨、椎体等部位。需绝对卧床并采用支具固定,可配合使用唑来膦酸、伊班膦酸钠等骨改良药物。
3、恶病质肿瘤消耗导致极度消瘦、肌肉萎缩,与肿瘤坏死因子过度分泌有关。需肠外营养支持,可尝试甲地孕酮改善食欲。
4、多器官功能衰竭肿瘤转移至肺、肝等脏器引发呼吸循环衰竭,表现为意识模糊、尿量减少等。需进行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。
建议家属做好疼痛护理与心理疏导,保持患者体位舒适,必要时寻求临终关怀团队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