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通常需要积极治疗,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生存率。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、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等。
1、手术切除: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胃部分切除术根治,中晚期可能需全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。
2、化疗:常用方案含氟尿嘧啶、奥沙利铂、多西他赛等药物,可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或术后辅助化疗清除残余癌细胞。
3、靶向治疗: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,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雷莫芦单抗适用于晚期胃癌。
4、免疫治疗:PD-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等适用于MSI-H/dMMR型晚期胃癌,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。
确诊后应尽早就医制定个体化方案,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,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,避免腌制烧烤类食品。
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抗体标记物组合综合分析,主要观察波形蛋白、结蛋白、S-100蛋白、CD34等关键指标的表达模式。
1、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提示间叶源性肿瘤可能,如纤维肉瘤或平滑肌肉瘤,需结合形态学进一步鉴别。
2、结蛋白肌源性分化标志物,阳性多见于平滑肌肿瘤或横纹肌肉瘤,阴性可排除多数肌源性肿瘤。
3、S-100蛋白神经鞘瘤特征性标记,强阳性支持神经源性肿瘤诊断,但需注意恶性黑色素瘤也可阳性。
4、CD34血管源性肿瘤常见阳性,血管肉瘤诊断需结合CD31等其他内皮标志物共同判断。
建议携带完整病理报告至专科门诊解读,免疫组化需与HE染色形态学特征相互印证才能确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