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龈出现黑色可能由外源性色素沉积、牙周炎、牙龈黑色素沉着、口腔黏膜黑斑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洁牙、药物治疗、病理检查等方式干预。
1. 外源性色素沉积长期吸烟、饮用咖啡或食用深色食物可能导致色素附着。建议通过超声波洁牙清除,日常减少色素摄入并加强口腔清洁。
2. 牙周炎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发牙龈组织色素改变。可能与牙菌斑堆积、牙结石刺激有关,常伴随牙龈出血、肿胀。需进行龈下刮治,配合使用甲硝唑含漱液、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药物。
3. 牙龈黑色素沉着生理性色素增加常见于深肤色人群,通常对称分布且边界清晰。若短期内范围扩大需排查内分泌疾病,必要时行激光治疗。
4. 口腔黏膜黑斑可能与长期摩擦刺激或系统性疾病相关,表现为孤立性黑色斑块。需活检排除恶性病变,确诊后可采用手术切除或冷冻治疗。
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免机械刺激,定期口腔检查,发现颜色变化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。
拔牙后牙痛可通过冷敷、药物镇痛、保持口腔清洁、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。疼痛通常由创伤反应、感染、干槽症、邻牙敏感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:拔牙后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侧面部,每次15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,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。
2、药物镇痛:遵医嘱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或洛索洛芬钠等镇痛药,可缓解中重度疼痛。若伴随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等抗生素。
3、口腔清洁:24小时后用温盐水轻柔漱口,避免刷牙触及创面。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有助于预防感染。
4、避免刺激:术后48小时内禁止吸烟饮酒,避免辛辣过硬食物。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。
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腐臭味,可能提示干槽症,需及时复诊处理。恢复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,避免用吸管吮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