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数情况下乳腺炎患者可以继续哺乳,哺乳有助于缓解乳腺堵塞并促进恢复。乳腺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哺乳频率、调整哺乳姿势、及时排空乳汁、必要时药物治疗。
1、保持哺乳频率规律哺乳可预防乳汁淤积,建议每2-3小时哺乳一次,优先让宝宝吸吮患侧乳房。若疼痛明显,可先健侧哺乳诱发喷乳反射后再换患侧。
2、调整哺乳姿势采用摇篮式或橄榄球式哺乳姿势,确保宝宝含乳姿势正确。哺乳时可用手指轻柔按摩乳房硬块,帮助乳汁排出。
3、及时排空乳汁哺乳后若仍有胀痛感,可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。冷敷乳房可缓解肿胀疼痛,避免热敷加重炎症。
4、药物治疗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。出现脓肿需穿刺引流,但通常不影响健侧哺乳。
哺乳期间应穿戴宽松内衣,保证充足水分摄入。若出现发热、乳房红肿加重或脓性分泌物,需立即就医。
哺乳期发热可能由乳腺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泌尿道感染或普通感冒引起,乳腺炎通常伴随乳房红肿热痛、硬块及寒战高热。
1. 症状对比乳腺炎特征为单侧乳房局部皮肤发红、触痛明显,乳汁可能混浊或带血丝,与非乳腺炎发热的全身乏力、流涕等症状不同。
2. 体征检查家长需观察乳房是否有楔形硬块,测量体温波动情况,乳腺炎体温常超过38.5摄氏度且持续不降。
3. 病程发展普通发热24小时内多缓解,乳腺炎症状会进行性加重,12-24小时内出现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需立即就医。
4. 辅助鉴别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,超声可见乳腺导管扩张或脓肿形成可确诊,建议家长及时完成检查。
哺乳期出现发热应暂停患侧哺乳,保持充足休息,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症状持续12小时未缓解须及时就诊乳腺外科。